第(2/3)页 李云龙又高兴又诧异道:“看来这小子真是员福将啊。” 两人正说着,赵青猫着腰顺着战壕,折返了回来。 所有轻重机枪,他都指挥架设完毕,由吴明,王铁柱等老兵们负责射击,他回来是想跟李云龙商量下如何拿下据点。 因为,在刚才他已经观察过了刘集据点地形环境。 他发现鬼子在刘集据点内的工事,由两座炮楼,四座碉堡组成。 其中每一座炮楼与两座碉堡,呈品字形布局,自成一个火力连环堡垒。 而两个火力连环堡垒之间,也可以通过射击孔相互支援,互成犄角。 整个据点坐北朝南,进出口设在了南边。 在碉堡和炮楼周边,鬼子还修建了一道两米多高,近十公分宽的围墙。 在围墙周边不到二十米的距离,还挖有一条宽三米半,深一米五的环形封锁沟。 碉堡和炮楼为半水泥结构,非常坚固。 哪怕是六零迫击炮都无法对其造成有效打击。 所以,一般来讲,缺乏直瞄火炮的部队,是很难攻得下这种据点的。 就算能攻下,往往也会付出巨大牺牲代价。 也就是李云龙胆子大,又加上实在太穷,急于改善部队现状,才会铤而走险。 赵青发现李云龙把主攻方向,设在了据点南边,也就是据点正面进出口处。 这样的好处是,一旦进攻得手,部队能最快速度冲进据点。 但坏处也显而易见,必然会遭到鬼子最为密集的正面火力拦截,伤亡肯定小不了。 赵青可不想眼看着战士们,白白送命。 其实,李云龙这么部署,倒不是他指挥不行。 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他手里总共只有不到二十挺轻机枪,部队新兵也多。 如果分兵进攻的话,这些本就不强的机枪火力,也会随之分散。 所以,集中兵力和火力,从据点南边进攻实属无奈之举。 而现在,随着自己带着一百多装备精良的生力军加入,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赵青,你不指挥部队,这时候跑过来干什么?” 李云龙看见赵青便问:“老子这就打算派人重新爆破呢。” 赵青道:“团长,先别急,我建议分兵从据点北边迂回进攻。” 闻言,李云龙皱着眉头道:“北边有围墙,还有封锁沟,而且地形不利于兵力展开,鬼子只需要一两挺机枪就能封锁住我方冲锋路径。” “团长,我有办法炸开鬼子的围墙。”赵青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