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提起军改,一种无力感便涌向了朱由检的心头。 自除掉魏忠贤之后,朱由检便将军改摆上了自己的案头。 于是,朱由检便暗中派东厂对京营及九变诸镇进行了暗查。 历时一个多月,结果却令朱由检倒吸了一口凉气,遂对历史上的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之事表示了理解。 京营,兵部籍册上记载有兵丁十二万,户部饷银籍册上则载有兵丁十四万,可东厂实际勘察,实有兵丁四万,还尽是老弱病残之辈,兵器铠甲更是难以凑齐。 如果皇太极知道大明的京营是这样一个状况,估计早就打到北京城来了。 朱由检倒吸一口凉气,遂将此次京营的调查结果设为了绝密。 原本历史上的崇祯二年,后金便起了十万大军,进逼北京城下,因为不知明军虚实,遂在周边抢劫一番后,便退兵了。 朱由检虽然不敢肯定历史一定会重演,但朱由检敢肯定,皇太极要是知道京营只有四万老弱病残,一准会不计伤亡的攻城。 要是那样的话,朱由检估计自己撑不过崇祯二年就要转进南渡了。 一想到这里,朱由检就一阵后怕,重振京营之事便成了朱由检接下来工作的重心。 而让朱由检稍微安慰点是九边之兵稍微好些,因为常年要面对蒙古部落的袭扰,所以缺额吃空饷的事还没有到京营那种令人发指的地步。 九边之中,尤以冀辽军镇为善,因为拿了大明七成的军饷,又需要常年防备辽东后金的袭击,所以缺额基本在三成之内,兵器甲胄虽不完备,但尚可拎出一战。 而冀辽军镇中,尤以关宁铁骑最优,辽镇的军饷也是大部被辽西军事集团用来装备关宁铁骑,所以关宁铁骑算得上明朝最为精锐的部队了。 拥有这样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但朱由检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这支部队虽然吃了大明一半的军饷,但是在对抗后金的战斗中,却基本没有出过力。 战场上各种观望、保存实力,甚至不顾友军死活,仗着骑兵优势常行临阵脱逃之事,明朝在辽东常年兵败,关宁军至少要付三分之一的责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