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搅屎棍与大忽悠-《崇祯有艘万吨轮》
第(2/3)页
但,后因其指挥的萨尔浒之战全军覆没,杨镐被万历皇帝下狱,这一关就是八年。
对于萨尔浒之战的始末,朱由检曾经跟骆思恭复过盘。
期间,骆思恭作为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杨镐的战略部署早在进军之前就已经被后金截获了。
如此才有了努尔哈赤:‘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豪言壮语。
兵力部署、进军路线全都被努尔哈赤摸了个底掉,这样的仗能赢才怪。
所以萨尔浒惨败之后,万历皇帝并没有杀杨镐,泰昌皇帝即位后也没有杀杨镐,而其后的天启皇帝亦未杀杨镐。
因为大明高层普遍认为,此战杨镐确需负主要责任,但是要是把全部责任都推到杨镐身上,却又有些过了。
所以杨镐才在狱中蹲了八年。
而朱由检在复盘了杨镐与蒙古人、倭寇、女真人打过的大小战役之后,对杨镐整个人的能力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杨镐此人久经战阵,具备一定领兵作战的素养,但缺乏指挥大兵团联合作战的能力,究其根本,此人缺乏将帅之才。
但此人亦有优点,其在小规模战役和后勤组织保障中表现非常之抢眼,极其适合组织协调各方守城和应付小规模的袭扰战。
仅凭此两点,杨镐在文官集团中算是比较知兵之人了,而这也是朱由检启用他的原因。
因为在朱由检未来几年辽东战略计划中,辽西军事集团的任务便是守住宁远防线即可,至于复土之事,朱由检则寄希望于新军了。
另外,朱由检纵观满朝文武,除了孙承宗和袁可立,朱由检便找不出比杨镐更适合担任辽东巡抚的人选了。
杨镐历宦辽东四十余载,有一定的带兵经验,又对辽东各派势力非常之熟悉,甚至许多将领便是他一手提拔的,此人去纷繁复杂的辽西军事集团中出任巡抚正合适。
虽是败军之将,但杨镐的军事素养总比那些连刀都没握过的文官要强的多。
此外,朱由检对他的临别赠言也非常之简短且明确。
不求寸进,但求守成。
于是,十二月的一天下午,朱由检在乾清宫东侧平台召见了杨镐和袁崇焕,陪同召见的还有内阁大学士孙承宗和兵部尚书袁可立。
期间,杨镐寡言少语,但对后金集团目前的情况显得非常之重视,几次向孙承宗和袁可立请教抵御后金的经验。
而袁崇焕则活跃的多,不仅向朱由检提出了许多与后金对战的经验,特别是操弄火炮的经验,而且还抛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年平辽大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