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澳门历史-《侠道修圣系统》
第(3/3)页
更主要的问题是,广东的文武官员也都有意见。因为他们的工资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进口货物的形式发放的,折算价格非常实惠。再则,不少官员可以从澳门口岸得到丰厚的“外快”,如今两样利益都没了。
澳门的方位和地形
于是一些官员请求朝廷开放澳门,继续通商。反对派则认为,葡萄牙不按时进贡、不听话,如果让他们进来,朝廷的面子往哪搁?
朝廷犹豫不决,这件事被暂时搁置。
嘉靖九年1530年,两广巡抚林富奏报朝廷,请求批准葡萄牙人入境。他提出恢复通商的几个好处,比如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老百姓的的收入。
当时葡萄牙把南洋、东海的小国打得鸡飞狗跳,明王朝很不高兴,又不愿为此大动干戈。而林富的意见很重要,朝廷只好同意开放澳门。
顺便说一下,林富是王阳明的好友,巧合的是,他的字也是“守仁”。
葡萄牙人喜出望外,不但开设了澳门市场,还私下越境,把生意做到了福建等地。
嘉靖十四年1535年,广东都司军区指挥使黄庆收受了葡萄牙人的贿赂,请求把市舶司从电白移到澳门,得到批准。官府每年可以从澳门口岸得到二万两白银的提成。
这样一来,暹罗、爪哇、琉球等小国纷纷被强横的葡萄牙排挤出去,澳门的进出口贸易逐渐被葡萄牙一家垄断。来中国的葡萄牙人越来越多,很多都是海盗商人,还勾结倭寇狼狈为奸。
明王朝的海禁是否严格,主要看沿海官员的态度。葡萄牙等国的海盗走私活动愈演愈烈,而当地不少官员有利可图,采取放任的态度。
直到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抗倭名将朱纨走马上任,负责闽、浙海防,葡萄牙人尝到了苦果。
朱纨严令沿海百姓不得与外国人私下做买卖。葡萄牙海盗不服,两次攻打福建漳州等地,都以失败收场。第二次作战,明军活捉了近百个海盗,他们的头目却是个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叫李光头。
推荐:巫医觉醒手机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