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淀粉馒头-《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第(2/3)页

    “行。”张克为舌头疼,所以尽量少说话。

    “走,今天吃馒头。”王立特别把馒头两个字咬得很重。

    “嗯。”张克为听见馒头两个字显然眼前一亮,馒头啊,天知道他多长时间没吃过了,但舌头疼也多说不出话来。

    三个人紧走了几步到了食堂,张克为注意到了别的同志碗里的馒头,虽然用了红薯,但怎么感觉好像还是有点硬啊,他本身就是一个厨神级别的厨师,明显就发现这个不是白面馒头。

    “这位同志,我能看看你的馒头吗?”张克为在一个小战士旁边问道。

    “首长好,当然可以了。”小战士敬礼说道,同桌的同志看到了王立在身边陪同于是也站起身敬礼。

    “这是咱们农业部的张克为张副部长。”王立在身边介绍道。

    “同志们别客气,先吃饭,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这里没有首长,只有一个被坑惨了的倒霉蛋,现在倒霉蛋只想吃口饭。”张克为忍着舌头上的剧痛说道,说完还吐出舌头让大家看了看被烫出来的大泡。

    “这可不能怪我,是你自己要看的,还舔,就你收了的那一个辣椒就够咱们农业部全体上下吃了。”王立一脸无辜的说道。

    “你啊,真是猪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张克为对于自己这个年轻的上级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过这个馒头好像有点硬啊。”

    “这没办法,这是淀粉馒头当然有点硬。”王立点头答应道。

    淀粉馒头是从红薯、土豆、魔芋这种多淀粉块茎植物中提取出淀粉,之后和成面发酵之后蒸出来的馒头,这种馒头普遍存在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那个时代人们生活艰难,把这张粗粮做成了表面上的细粮,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

    红薯和土豆都不耐储,也不利于长途运输,偏偏产量有十分惊人,有作为国家应急粮食的潜质,可作为一种国家国家应急储备粮食不能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淀粉馒头应运而生。

    虽然淀粉馒头口感又硬又涩,营养含量也基本上只有胶淀粉和碳水化合物,甚至比不上土豆本身,但有个好处就是耐储利于长途运输,粉条味道是比淀粉馒头,可那玩意不能当饭吃啊。

    淀粉在密闭空间中可以储存一年之久,比土豆或者是红薯本身要强得多,其次淀粉的运输要求也比土豆红薯要低,所以这个越吃越营养不良的玩意和麦乳精、糖精一同成为了60、70后回忆深处不可抹去的深刻记忆。

    在那个物资严重匮乏的年代,即便是淀粉馒头也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王立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片文章叫《悠悠蔓菁情》,作者就是一个生在60年代的人,才知道了还有淀粉馒头这个万恶的东西。

    “淀粉还能做馒头?”张克为颠了颠手上的淀粉馒头,费力的掰开咬了一口半天才嚼碎咽了下去说:“这玩意要是做出来,放两天就能当锤子用。”

    “可没办法啊,我也知道这东西不好吃,可有什么办法,不吃这玩意以后怕是只能吃黑豆了,以后日军的封锁只会越来越严重,对我们根据地的扫荡也会越来越残酷。所以搞这种馒头我们自己先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在粮食短缺的时候当战备粮用,起码他比黑豆要好吃。”王立一脸的无奈,黑豆还得给牲畜吃呢,这人不吃也不能把牛马饿着啊,还指着这东西救命呢。
    第(2/3)页